2012年以来的三年间,安溪累计投入6.8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1万亩。安溪县水土流失治理显著成效的背后,正是给力的“安溪模式”在发挥作用。
形成一个全县共识
“茶是安溪最大的民生。保护生态环境,既是坚守责任、守住财富的现实,也是培育生态、科学发展的战略取向。”
作为名茶铁观音故里,茶业以一业舞动百业,每年为安溪带来上百亿元的产值。
好山好水方能出好茶。但无法回避的现实是,由于历史、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安溪水土流失面积达690.34平方公里,占县域面积的22.58%,是国家级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试点县、福建省水土流失治理Ⅰ类重点县。
“立足这些县情,安溪全县上下形成一个共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保护水土、保护生态就是形成优势、推动发展。”安溪县水土办主任施悦忠说,以这样的共识,几年来安溪县委、县政府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作为重心工作,不断创新机制,加大工作力度,硬是将一个水土流失的典型县,治理建设成为水土保持的先进县。
探索四种治理开发模式
“水土保持决不能就流失谈治理,而是要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治理后的功能与价值,让治理投入成为开发投入。”
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千头万绪,但对于安溪来说,崩岗治理,无异于治理流失、保持水土的“牛鼻子”。
2011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安溪全县的崩岗多达1.2万多处,约占全省崩岗总数的一半,仅崩岗侵蚀造成水土流失面积就达61.2平方公里。
因地制宜,安溪将崩岗治理作为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突破口。2012年以来,该县共投入崩岗治理资金1.92亿元,治理崩岗3500多处。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安溪并不单单就治理而治理,而是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治理后的功能与价值,创新探索实践出四种开发式治理模式,让治理投入成为开发投入,走出一条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的道路。
——把崩岗侵蚀区打造成为工业开发区。截至目前,安溪在官桥、龙门两镇已整理开发2780亩工业工地,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8亿元,引进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旺旺食品等一批重大项目。
——把崩岗侵蚀区打造成生态旅游区。以位于安溪龙门的天湖崩岗区为例,通过引进香港理源集团治理开发,曾经千沟万壑的这一区域,如今植被茂盛、绿草如茵,已是全国最大的崩岗连片治理点。
——把崩岗侵蚀区打造成水保生态区。通过“上截、下堵、中绿化”,实施治理面积5.3万亩,治理区植被覆盖率提高33%以上,年增加蓄水量300多万立方米,年拦蓄泥沙量约20万吨。
——把崩岗侵蚀区打造成经济作物区。将整片崩岗群通过强度削坡整理成水平梯田,种植经济作物,建成茶果园3200多亩,直接经济效益1600万元。
施悦忠总结说,这四种开发式治理,把安溪的崩岗侵蚀区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成为了富民兴业的“聚宝盆”。
引入市场化运作
“治理不能光凭财政一己之力,而要以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导向和吸附作用,撬动各界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防治水土流失的格局。”
被誉为山区的“沿海县”,安溪的市场化头脑历来为人称道。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安溪也不忘探索市场运作机制,用足各级政府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治理水土流失的优惠政策,实行治理成果“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等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以政府的“有形手”引导市场的“无形手”,不断提升治理工作的水平与成效。
这样一来,安溪的水土流失治理中,不仅有党委政府和职能部门的身影,也有香港理源集团连片治理开发这样的大手笔,更有众多企业、农业大户甚至是普通茶农等各类主体,运用调动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治理的生动案例。
榜寨片茶园水土流失治理点正是其中之一。这个由茶企八马主导治理开发的水土流失点,通过生态茶园建设,遍植花草,虫鸣鸟叫,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提升了茶叶品质,更吸引周边群众将茶园当做休闲放松的公园。统计显示,通过宣传发动,包括八马、中闽魏氏等在内,15家茶企已共治理茶园水土流失3.7万亩。
施悦忠说,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治理推进过程中,乡镇和企业动起来,想方设法结合治理新增用地;就连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也自发行动,通过治理崩岗等水土流失地,来开拓增加茶园、果园。“以官桥仙都村为例,前些年当地政府削坡治理崩岗,马上就有种植大户承包崩岗治理区的开发利用,种植果树、茶叶及花卉200多亩,昔日千沟万壑的崩岗区,变成如今的花果园。”
记者了解到,在良好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下,2012年以来,安溪累计有650个大户、企业参与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投入社会资金2.35亿元投入治理开发,高标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6万亩,约为同期全县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的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