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595-88585288
咨询邮箱:fjqfjt@163.com
欢迎您访问-泉发建设集团官网-具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钢结构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园林古建筑工程、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资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与施工一级资质、建筑幕墙工程设计与施工二级资质。具有各类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36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8人,工程师116人,各类资质建造师156人。拥有各类大中型机械设备374台,总功率达27031千瓦。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新闻查阅

舟山市普陀区突出“六强化、六提升”筹谋2013年安全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12-12-19 丨 阅读次数:7157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为推进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普陀区在总结反思前段工作基础上,以预防和减少事故为出发点,以提升全区安全生产本质水平为根本目的,集思广益,提早谋划新年度安全工作思路,确定了“六强化、六提升”工作构架。

 

  一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落实企业负责人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负责人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持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推进安全标准化与企业诚信管理融合发展,按照“政府主导,行业推动,企业落实,部门联动,政策激励”的基本思路,实行企业安全标准化与诚信管理“同步创建、同步推进、同步申报、同步考核、同步管理”;进一步落实企业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事故防范体系创新建设。

 

  二是强化安全监管责任落实,提升依法监管水平。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进一步创新综合监管方式方法,严格按照“一岗双责”和“属地管理、分线负责”要求,加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完善安全生产执法机制,优化执法监察计划,加大事前执法力度,健全完善部门联合执法机制,提高执法的效果;实行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完善社区网格安全管理员制度;加大安全生产行政问责,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严格安全生产事前问责制度,对责任制年度考核不合格或因监管不力导致安全事故多发的,一律予以约谈、诫免谈话、纪律处分和追究法律责任等。

 

  三是强化事故防范体系建设,提升事故可防可控能力。切实加强源头管理,加强对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等企业的安全行政许可,严格源头准入关,强化安全生产“三同时”管理,加强与相关审批部门的协作配合,及时掌握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加强监督检查;继续深化“打非治违”行动,坚持把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作为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的重要手段,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加大重大安全隐患整治,继续抓好省、市、区级政府挂牌的重大事故隐患整治工作,健全重大安全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定期进行检查,建立隐患档案,确保整改到位。

 

  四是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明确区、乡镇(街道)将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按辖区常住人口人均5元的标准提取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督促企业依法加大安全投入;深化科技兴安战略,推广危化中小企业自动化控制系统、高危货运船舶避碰系统、电焊机节能防触电保护装置、海上船舶水位报警仪,切实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深入推进安全信息化建设,加快建立行政执法信息系统,实现执法人员“一键”执法的无纸化办公;推进区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机构建设,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五是强化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提升全社会安全意识。强化媒体安全生产宣传力度,发挥新闻媒体作用,营造新闻媒体、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舆论监督氛围;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组织引导,依法推进安全生产管理专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严格实行上岗资格制度;开展居民社区安全文化的普及教育,向广大市民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市民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打造一批安全文化宣传教育阵地,拓展安全文化宣传内涵,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积极开展“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安全班组、安全社区”等示范点创建活动,加强安全文艺宣传队伍建设,全方位宣传安全生产知识。

 

  六是强化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提升安监队伍综合素养。提升乡镇安全监管能力,完善乡镇(街道)安监站建设,继续开展乡镇(街道)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强化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安全监管水平,鼓励安监系统干部参加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全方位提升安监人员素质;切实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坚持以创建服务型安监部门为载体,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阳光审批活动,优化审批流程,确保行政审批提速率80%以上;努力打造廉洁安监,深入开展岗位廉政风险防控,进一步建立完善廉政制度,增强制度的执行力、约束力,确保全年全系统无违法违纪行为发生。(舟山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供稿)

 

摘自 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2.12.17